台青来闽乡建乡创,连接两岸亲情纽带
东南网6月17日讯(海峡导报记者 林静娴)2025闽台乡建乡创合作论坛16日在厦门举办,台青论坛以三组分享串联“共创、闽乡共融、建乡接两共兴”三个主题,创连讲述自2014年开始,岸亲闽台乡建乡创合作历经探索、情纽试点、台青扩面、闽乡深化四个发展阶段,建乡接两现场有200多名两岸嘉宾参加。创连 由专业演员和台湾团队共同演绎的岸亲原创音乐舞台剧《和你在一起》拉开论坛序幕,生动的情纽故事与熟悉的乡音牵动了现场观众的心。据主办方介绍,台青截至目前,闽乡参与闽台乡建乡创的建乡接两两岸团队共有170支,629名台湾专业人才来闽,他们将辛勤的汗水挥洒在近600个镇村的田野阡陌间,足迹覆盖福建93%的县(市、区)。 台青李志章是漳州市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项目总负责人,他们的团队依托当地的一座土楼,打造迁台记忆馆,记录了雾峰林家从雍正年间渡海赴台垦荒,以及雾峰林家几代人的故事。李志章说,这个迁台记忆馆,让一些雾峰林家后人在与埔坪村失联多年后,还能不断回到祖籍地祭祖,成就了一条台胞回家的路。“现在两岸还存在着一些误会和隔阂,借由这个项目,我们不仅希望台湾岛内的同胞知道我们的根在这里,也希望大陆同胞可以了解到,宝岛台湾也有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、家国情怀。” 来自台北的陈榆文原本在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工作,告别快节奏的生活,她在同学的建议下加入乡村振兴项目,来到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。陈榆文说,她的团队里如今有10个人,其中有2个台湾人,其他是大陆成员。她说,若拿做蛋糕来比喻,台湾成员更细致,倾向于把蛋糕做得漂亮,大陆青年拥有框架性的系统思维,想着怎么样把蛋糕做多。两岸合作,能兼具双方优势。 以霞城城隍庙为核心,一群台湾青年在厦门集美后溪镇后溪村,以台青创基地的模式,改造古厝、设计文创产品、引进不同业态,打造出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村。“我们常常开玩笑说,我们村子的‘含台量’蛮高的。”后溪村项目运营总监余奕萱说,村里长期入驻的台青有十几位,还有不同类型的台青餐厅——私厨、小吃、奶茶店。“在这个村子里可以遇到很多台湾人,可以品尝到各种台湾美食,举办的活动也常常融入台湾特色。”样板村的发展不仅帮助解决了一些村民就业的问题,也给台青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。 论坛现场公布了2024—2025年创建成效突出的样板项目,并发布2026年160个意向合作项目清单,持续为两岸乡建乡创团队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天下國際週報:數位時代的「下流階級」——電商熱潮背後的殘酷真相|天下雜誌
- 「活动预告」倒计时2天,端午粽子、笔记本电脑5月22日免费领!
- 淘气贝贝夏季新品 简约小长裙时尚百搭
- 三房朝南的户型装修设计图
- 复旦博士回泉当新农民 想成为科技特派员帮他人
- 厦门造船舶交付运营 拥有7500个标准车位
- 柠檬价格暴涨?“雪王”花1.5亿元打造供应链破局
- 响应总局排查!聚焦食用油安全痛点|伟业计量一站式标准物质方案破解检测难题,现货速发
- 玻璃表面切圆洞有何技巧 玻璃切割机械的结构组成,行业资讯
- 泉州副高控场晴热回归 午后多阵雨
- 万佛湖景区 :“五一”揽金逾千万元
- 岳首筑机:创新引领 做工程搅拌领域的全能冠军
- 我市持续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监督性检测
- 金房节能什么时候上市?金房节能发行初步询价一览
- 瑞士运动品牌 On于苏黎世开设了LightSpray 工厂
- 精神障碍者不应被污名化丨记者手记
- 湛江红树林:守护生态国宝 绘就绿美新篇丨寻美南粤①
- 潜江油焖大虾亮相三亚非遗盛宴
- 中国海油,重大突破!
- 中石油在河北涿州举办天然气管道保护宣传活动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